经过多年的延迟FDA批准了Teva的通用EpiPen
上海交通大学发表了题为“HIp1R targets pD-L1 to lysosomal degradation to alter 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的文章,发现HIp1R靶向pD-L1溶酶体降解,从而调控T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作用。
这一pD-L1溶酶体降解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11月5日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上海交通大学许杰为文章的通讯作者,王焕彬为第一作者。
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s)是分布于体内免疫系统中的抑制性信号通路,能够调控免疫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避免组织损伤并维持机体自身的耐受。肿瘤能够利用免疫检查点通路的抑制作用,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特别是抑制T细胞的免疫应答,实现免疫逃逸。因此,抑制免疫检查点,可以激发免疫系统原有的抗肿瘤能力。
目前,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TLA-4、pD1、pD-L1三个分子,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该疗法仍存在总体有效率不高、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等问题。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其它细胞表面的pD-L1表达量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对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许杰课题组研究发现了pD-L1溶酶体降解途径及其调控因子HIp1R,HIp1R能够直接与pD-L1相互作用,并通过溶酶体靶向信号途径将pD-L1递送到溶酶体降解。肿瘤细胞中HIp1R的耗竭将导致pD-L1的累积并最终抑制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他们进一步发现HIp1R与pD-L1的相互作用依赖于pD-L1的结构基序以及定向至溶酶体的信号肽。利用这种原理,课题组设计了pD-LYSO多肽,该人工合成的多肽含有HIp1R与pD-L1结合的区域以及将pD-L1介导至溶酶体的序列,能够将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靶向至溶酶体进行降解。
这一课题组对pD-LYSO多肽申请了发明专利,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不同于目前被广泛采用的pD-L1抗体药物,这种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技术通过人工合成的多肽将pD-L1靶向至溶酶体降解,从而降低肿瘤细胞pD-L1表达水平,抑制肿瘤免疫逃逸。该研究在发现pD-L1调控机制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靶向方法和分子,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
原文标题:
HIp1R targets pD-L1 to lysosomal degradation to alter 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18-0161-x
-
合成微生物使科学家们能够研究古老的进化神秘
2022-04-29 -
加强了恰帕斯高地土着居民的领土管理合作进程
2022-04-29 -
介绍CNVP,IUCN的新成员
2022-04-29 -
销售人员为肥胖客户推荐更多圆形产品
2022-04-29 -
黄石麋鹿的疾病隐藏成本 USU生态学家说 布鲁氏菌病会减少怀孕
2022-04-29 -
研究人员设计“智能”表面以排斥一切 但针对有益的例外
2022-04-29 -
大麻使用的性别差异开始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研究的帮助下得到解释
2022-04-29 -
缅甸开始在全国红色名单上工作
2022-04-29 -
转染市场五年后将达到10亿美元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