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科研 >

CRISPR治疗:首次直接插入人体的针对遗传性失明症的基因编辑疗法

时间:2021-03-16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一位患有会导致失明的遗传疾病的患者成为第一个接受直接施用于人体的CRISpR–Cas9基因治疗的人。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目的是研究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去除导致罕见病——Leber先天性黑内障病(LCA10)——的突变的能力。目前尚无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该疾病是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最新的试验中,基因编辑系统的组件——被编码在一种病毒载体的基因组中——直接注入眼睛,靠近感光细胞。相比之下,以前的CRISpR–Cas9临床试验仅使用该技术在体外编辑细胞基因组,然后注入患者体内。

波特兰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专家马克·彭尼斯(Mark pennesi)说:“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 pennesi正在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Editas Medicine和都柏林的Allergan制药公司合作进行这项名为BRILLIANCE的试验。

消除突变
这并不是第一次尝试在体内进行基因编辑:一种较早期的、称为锌指核酸酶的基因编辑系统已经在临床实验中直接用于人体。加利福尼亚州的Sangamo Therapeutics公司已经测试过一种基于锌指的疗法来治疗称为“亨特氏综合症”(Hunter"s syndrome)的代谢疾病。该方法将相关基因的健康拷贝插入肝细胞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置。尽管它看起来是安全的,但早期结果表明,它对缓解亨特氏综合症的症状可能无济于事。

但是BRILLIANCE试验是第一个直接在人体内进行当今大热的CRISpR-Cas9技术的尝试,该技术因其多功能性和易于设计而广受赞誉。在BRILLIANCE中,基因编辑用于删除导致LCA10的基因——Cep290中的突变。

这种情况对于是基因编辑来说是特别有吸引力的靶标。常规基因疗法使用病毒载体将突变基因的健康拷贝插入受影响的细胞中。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视网膜疾病的阿图尔·西德奇安(Artur Cideciyan)说,但是CEp290太大,无法将整个基因整合到病毒基因组中。尽管CEp290中的突变使视网膜中称为光感受器的光敏细胞失活,但这些细胞仍在LCA10患者中存在并存活。“希望在于,可以重新激活这些细胞。” “这是我们认为实际上可以改善视力的少数疾病之一。”

另一种疗法的早期结果表明这可能有效的办法。Cideciyan与荷兰莱顿(Leiden)的proQR合作,使用称为sepofarsen的实验性疗法治疗LCA10患者。早期结果表明,Sepofarsen使用一种称为反义疗法的技术来纠正引起LCA10的突变CEp290基因产生的RNA,可以改善LCA10患者的视力。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基因组编辑研究的费奥多尔·乌诺夫(Fyodor Urnov)表示,目前,在体内使用CRISpR–Cas9相对于处理培养皿中的细胞而言意义重大。他说:“这类似于太空飞行与常规飞机旅行。” “技术挑战和固有的安全隐患要大得多。”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