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

眼见真的为实吗?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了我们在感知图像方面的差异

时间:2021-09-06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但是,当我们闭上眼睛,我们如何把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形象化呢?

由普利茅斯大学和埃塞克斯大学牵头的一项新研究调查了这个问题,发现许多成年人拒绝把自己的视觉想象成一个平面图像——而是看到它以完全加工过的、充满知识的形式出现。

研究人员向58名成年人展示了墙上的两条线,这两条线的长度相同,但其中一条距离参与者更近,因此在视觉上看起来更长(见附图)。

尽管被告知他们的判断要特别以外表为基础(即越近的线应该越长),但大约有一半的参与者认为线条看起来是一样的。当他们给这些线条拍照,并被问及它们在图像中出现多长时间时,他们的回答发生了变化;现在这条更近的线显得更长了。然而,当他们再次被问及自己的看法时,他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回答。

这表明,即使参与者是明确意识到的2 d图像视觉看起来像他们对待实际感官输入不同,相当大的阻力看到所谓的“近端表示”的愿景(如何出现之前,我们的大脑有机会纠正等相对大小和距离)。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讲师史蒂文·塞缪尔博士说:“发现我们每个人是如何看待和想象不同的事物的,这是一件复杂而令人兴奋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一半的研究对象不使用2D图像,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会这样想?”是他们无法在2D中思考,还是他们选择了不去思考?我们无法确定,但有一种解释是,人们抗拒视觉等同于平面图像的原则——“矫正”视觉是他们能够合理想象的唯一类型的视觉。这意味着成年人不愿意将视觉作为一种近距离的形象来娱乐,即使环境对这种行为有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不能这样做。”

Journal Reference:

Steven Samuel, Klara Hagspiel, Geoff G. Cole, Madeline J. Eacott. ‘Seeing’ proximal representations: Testing attitud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ion and images. pLOS ONE, 2021; 16 (8): e0256658 DOI: 10.1371/journal.pone.0256658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