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

病毒触发自身免疫的新途径被发现

时间:2022-03-02 00:00:00 来源:网络整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疾病被认为是当对自身免疫有遗传易感性的人遇到环境中的某些东西时,这些东西会触发他们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身体。科学家们在识别使人们面临危险的基因因素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环境因素被证明更加难以捉摸。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的研究人员发现,病毒感染可以启动一个破坏性的过程,在感染解决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最终导致自身免疫。研究人员调查了病毒感染对T细胞的影响,T细胞是一组免疫细胞,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项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表明,小鼠玫瑰病毒感染了胸腺——自毁性T细胞被识别和清除的器官——并破坏了该器官的筛选过程。感染几个月后,小鼠患上了一种由自我毁灭的T细胞引起的胃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项研究发表在2月28日的《实验医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描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病毒触发自身免疫的方式。此外,它表明,人类玫瑰病毒,鼠玫瑰病毒的近亲,值得调查作为可能的原因在人的自身免疫。

资深作者Wayne M. Yokoyama教授说:“要找到一个从未出现在犯罪现场的罪犯是非常困难的。作为临床医生,我们经常直接观察病变组织,如果我们没有发现病毒,我们就可以断定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但现在的情况是一种病毒正在完全破坏其他地方。这种病毒会进入胸腺,在这里,T细胞要经过一个过程,选择那些对免疫防御有用的细胞,但也要摆脱那些太可能损害身体自身组织的T细胞。我们发现这整个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中枢容忍度,是受到影响的。不应该离开胸腺的T细胞出来,几个月后,它们在胃中表现出来,在一个从未感染过病毒的部位造成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和小鼠玫瑰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家族。在人类中,玫瑰病毒引起红疹,这是一种轻微的儿童疾病,包括几天的发烧和皮疹。大多数人在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感染了至少一种玫瑰病毒。和其他疱疹病毒一样,玫瑰病毒会引起终生感染,尽管病毒会休眠,而且在初次感染后很少出现症状。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玫瑰病毒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但是这种病毒的普遍存在使得研究这种联系变得困难。由于几乎每个人都在生命早期被感染,很难找出受感染者和未受感染者之间的区别。

第一作者Tarin Bigley和同事们研究了鼠玫瑰病毒,这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感染野生小鼠胸腺和T细胞的病毒。研究人员用这种病毒感染新生鼠。12周后,所有的鼠都出现了自身免疫性胃炎或胃炎症,尽管它们的胃中没有病毒的迹象。如果病毒在最初几天内被抗病毒药物迅速清除,而它仍在积极地复制,三个月后,鼠没有患上胃炎。然而,如果研究人员等到小鼠8周大时再给它们注射抗病毒药物——在小鼠的主动感染消失后,但在小鼠出现胃部问题的迹象之前——这种药物就没有任何效果;几周后,这些鼠仍然患上了胃炎。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如果病毒的某些蛋白质碰巧类似于正常的人类蛋白质,那么病毒感染可以导致自身免疫。针对病毒的抗体最终也会与正常的人类细胞发生反应。研究人员发现,患有胃炎的小鼠产生了对抗胃细胞蛋白质的抗体。但他们也研制出了对抗多种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正常蛋白质的抗体。此外,他们有许多针对身体自身正常蛋白质的T细胞,以及T细胞群的其他变化,使免疫系统偏向于自身免疫。

“我们不认为自身免疫性胃炎是分子模拟的结果,因为我们观察到如此广泛的自身抗体反应,”Bigley说。“除了抗胃自身抗体之外,被感染的小鼠产生了多种自身抗体,这一观察结果表明,在生命早期,小鼠玫瑰病毒感染会导致身体出现广泛缺陷,无法针对自身蛋白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感染对中枢耐受性的影响上,而不是分子模拟。”

下一步是研究人类是否也会发生类似的过程。

Bigley说:“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通过病毒感染发生,病毒感染被清除,但留下的损伤会导致自身免疫。但如果是这样,那么一定有一些我们还不了解的其他因素,使一些人更容易受到玫瑰病毒感染的自身免疫效应的影响,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被感染了,但大多数人不会患上自身免疫疾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Disruption of thymic central tolerance by infection with murine roseolovirus induces autoimmune gastrit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