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u0026amp「\u0026#34;世界阿尔茨海默日\u0026#34; \u0026#34;痴呆\u0026#34;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今天这个容易被很多人忽略的日子,我们称之为"世界阿尔茨海默日”。
提到“痴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全球,超过五千万人得了痴呆;在中国,已经超过一千万。由于“痴呆”从字面上很容易带来歧义和不敬,从而产生耻辱感,所以很多国家纷纷更名。台湾地区在2000年更名为失智症;日本在2004年更名为认知症;香港地区在2012年更名为认知障碍症。
由于“认知症”这个名词客观、准确地描述了“痴呆”的基本症状,即认知功能障碍,降低了负面意义,同时简洁易记,因此记忆健康360工程从2015年起正式倡导,逐渐用认知症取代痴呆症。
存在认知症的人,从出现早期迹象到离世还能生活很多年,如果能够妥善地照顾和支持,他们仍然可以自得其乐地享受生活。不过,由于正视和很好地理解认知症,以及社会照顾上的支持资源的严重不足,认知症人群和他们的家庭照顾人,正处于一种孤立无援,无计可施的状态。
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认知症”。认知症指向一系列的症状,包括记忆减退和混乱,理解和表达发生困难,思考和判断出现障碍,做事情的能力也会下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得了认知症的人,会有情绪和行为的改变。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
然而,痴呆就是老了该有的吗?
很多人以为,认知症是自然衰老的一部分,认为年纪大了变糊涂是正常的。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如果认知症是自然衰老的一部分,那岂不是所有人老了以后都会得认知症呢?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况且,认知症并非老年人专利。只是说认知症主要影响的人群在65岁以上,而年轻些的也有可能得此症,甚至有的在二三十岁就被诊断出得了认知症,当然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那么,认知症是如何引起的,都有哪些症状和障碍影响着认知症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呢?欢迎关注,不定时分享认知症及老年人相关知识。
(内容来自乐知学院)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