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道德经解读第十三章:大患在于有身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解读:宠辱不惊,才是应有的境界,当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素来能够淡泊名利、看淡荣辱兴衰。人在世上,忙忙碌碌,无非为了自身的需求,名誉、金钱、地位、健康,都在围绕着这个“身”来转,反过来说,最麻烦的也是这个身,如果没有这个身,相当于卸下了一个包袱,所以老子说,贵大患若身。
宠辱若惊,辱为下,宠辱又是伴生的,只有宠,一辈子得宠,太难了,乾隆最宠爱的大臣是和珅,然而嘉庆即位后,第一个要办的就是和珅,所以宠也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没有钱的时候,拼命想着挣钱,有了钱,又怕钱被偷,有无同忧。
何谓贵大患若身,老子将名利、身体看做大患,每天一睁开眼,就要为这个身体打工,给他吃、给他喝,那么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里的无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修到没有身体的感觉,就是身体完全健康时,你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第二个是摆脱身体的束缚。
老子的思想,认为治天下不是头等大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就像《庄子·逍遥游》中所说,有一位姑射山的神人,能用尘垢秕糠来陶铸尧舜。老子讲自身的修养,爱惜自身、珍贵自身,然后才谈到治天下,这个道理,用现在的话来说,也不复杂,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能干事业,或者说,身体完全健康了,为国家、治天下都是余事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你喜欢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