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智能型农业可提高产量 缓解极端天气影响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青椒”是网络上对科研院所青年科研人员和高校青年教师的昵称。“青椒”在全国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中的比例高达60%。前不久,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项关于“青椒”的调查中, 84.5%的“青椒”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其中,36%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13.7%认为自己处于“底层”。
调查中,大多数“青椒”表达了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焦虑与困惑:工作中科研启动经费不好申请,评职称困难重重,教学评估“压力山大”;生活上收入相对较低,多年苦读,一出校门就面临结婚、生子、买房三大难题。
科研成果和评职称的压力是“青椒”面临的最大压力之一。评职称的重要指标是发论文。在课题组里,“青椒”做着最辛苦的研究,却很难署名为第一作者。同时,他们还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任务重,实际收入低,而教学在不少单位的职称评价体系中并不占据重要位置,这让很多“青椒”难以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如何解决“青椒”之困?应该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人们常常呼唤“大师”的出现,却忘记了“大师”也是从“青椒”成长起来的。青年时期是人生最有活力的时期,也是综合压力较大的时期。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该尽量为“青椒”们着想,为青年科研人员、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配套措施,扩大个人的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的选择权。国家也应针对不同的高校、科研机构实行分类评价,制定相应的标准和程序,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只有科研院所和高校尊重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规律,为年轻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青椒”们才能获得归属感,从而安心、专心地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一步步从“青椒”成长为大师。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你喜欢
-
青椒在全国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中的比例高达60%
2022-05-12 -
确认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联系
2022-05-12 -
鹦鹉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对长寿 认知的见解
2022-05-11 -
新型有机聚合物混合物可使塑料电子元件在高温下发挥作用而不会牺牲性能
2022-05-11 -
新发现的超新星使原始故事理论复杂化
2022-05-11 -
开发利用电子自旋的电子器件的有前途的材料的磁结构
2022-05-11 -
全世界每年都有大约1000亿吨的水流失
2022-05-11 -
一种研究流感的新方法
2022-05-11 -
免疫治疗的诞生让人类看到了战胜癌症的曙光
2022-05-11 -
地球的自转决定了我们的日照时间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