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确定产生视紫红质的关键机制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演进,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干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脆弱,厘清其对气候变化的弹性与调控机制是科学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
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上题为“Nitrogen Deposition Drives Response and Recovery in the Context of Precipitation Change and Its Reversal in an Arid Ecosystem”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基于内蒙古荒漠草原长期气候变化野外模拟实验,揭示了降水减少与增加条件下干旱生态系统的恢复弹性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干旱生态系统的地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ANPP)随降水增加而显著增加,尤其在高水平氮沉降条件下。然而,降水减少将逆转前三年降水增加对ANPP的影响,反之亦然。
该研究阐明了环境变化逆转时的脆弱生态系统弹性特征,提出了包含旱涝发生逆转时的生态系统弹性新指标,为剖析干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可持续性利用、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论文链接: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22JG006828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
我国科学家揭示干旱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的生态弹性及机制
2022-12-15 -
一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新方法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抗HIV的脂肽病毒融合抑制剂
2022-12-15 -
揭示神经系统疾病致病机理
2022-12-15 -
T细胞免疫疗法能缓解自体免疫疾病
2022-12-15 -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体内监测柔性传感器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揭示核孔复合物胞质环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
2022-12-15 -
无机-生物混合人工光合系统用于食品生产
2022-12-15 -
我国科学家揭示发育中人脑小胶质细胞区域特化和状态转换的时空动力学特征
2022-12-15 -
国外科学家发现治疗脂肪肝的潜在新靶点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