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新冠流行开始后,世界卫生组织做出了积极回应,也曾发布过技术手册,以及面向公众的建议。近期,2022年11月,又发布新冠个人康复指南第2版,对2020年的第1版内容进行了更新。咱们现在就来介绍其中的要点。
世界卫生组织对公众的建议,第1项内容,是如何让自己和他人远离新冠病毒。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距离及佩戴口罩。建议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离,降低咳嗽、打喷嚏、说话时被感染的风险,在室内时,与他人的距离越远越好。对于佩戴口罩,主要强调使用细节,比如,戴口罩之前、摘口罩前后、每次触碰口罩之后,都在清洁双手。确保口罩盖住口、鼻、下巴。摘下的医用口罩,扔进垃圾桶。不要使用带阀门的口罩。
世界卫生组织对公众的第2项建议,是让自己的环境更安全。应该避免进入封闭、拥挤、涉及近距离接触的空间,在拥挤的室内环境聚集并高声交谈、大喊大叫、喘粗气、唱歌等,曾经出现过疫情。因为,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更有效地传播。如果不能避免进入拥挤的空间,在室内时,应该佩戴口罩,并且,打开窗户,增加室内自然风通风量。
世界卫生组织对公众的第3项建议,是强调良好卫生的基本要点,定期和彻底地清洁双手,用肥皂和水洗手,或用酒精搓手,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弯曲的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然后,立即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封闭的垃圾桶,并且洗手。此外,还要经常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尤其是那些经常接触的地方,比如,门把手、水龙头、电话屏幕。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公众,了解新冠病毒信息,并且与他人分享,提倡明智行动,待人友善,团结互助。如果感觉呼吸急促,应该立即就医。同时,提醒60岁以上,或者患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不要去拥挤的场所,也不要去可能接触病人的地方。建议公众在疫情期间,经常问候,尤其是问候被隔离的亲人,鼓励他们继续做喜欢的事情,并且分享信息,协助亲人控制焦虑情绪。此外,还要向孩子提供冷静和正确的建议。儿童可能会在疫情期间,对压力做出反应,焦虑、退缩、生气、烦躁、尿床,应该倾听孩子们的忧虑,给予额外关爱。
在第2版的个人康复手册中,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强调了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紧急关注的危险信号,提醒大家,在新冠感染后的康复过程中,注意发现需要紧急处置的医学并发症。如果在轻微活动出现无法缓解的明显气短,静止时呼吸急促程度发生改变,胸痛、心跳加速、头晕,感觉混乱,并且逐步加重,身体单侧面部、手臂、腿部无力,焦虑状况或情绪恶化,应该前往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新版的个人康复手册,还提出了呼吸急促的管理意见。因为,新冠感染后,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较多,在爬楼梯等耗费体力的活动中,出现呼吸急促是正常的,稍事休息后,就能够缓解。在呼吸急促时,应该保持冷静,同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比如,采用俯卧位或斜坡式侧卧,用枕头支撑身体侧卧,膝部微微弯曲。如果在桌子旁边,可以采用前倾坐位,腰部以上前倾,头颈部趴在桌面的支撑物上,手臂放在桌上。或者,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前倾,手臂放在膝盖或扶手上。还可以背靠墙壁,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足微微分开,距离墙30厘米。
应对呼吸急促,还可以尝试控制呼吸法及节奏呼吸法。控制呼吸法,类似腹式呼吸锻炼法。选择有支撑的舒适坐姿,将1只手放置在胸前,另1只手放置在腹部。闭上双眼,关注呼吸,缓慢地从鼻子吸气,然后用嘴呼出。吸气的时候,感觉放置的腹部的手,比放置在胸部的手,起伏更大,尽可能让呼吸变得缓慢、放松、流畅。节奏呼吸法,主要在活动时使用,尝试将某项活动分解成更多小动作,让自己在完成动作的时候,不会感觉疲倦或喘不过气,在需要费力的时候,先吸气,再用力呼气。此外,需要注意,新冠感染后,可能因为居家养病,导致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明显下降,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恢复性锻炼,如果锻炼后感觉疲劳或症状加重,就要控制活动量。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