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孩子的身高和骨骼的粗细基本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其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后天因素也会给它带来很大的影响。
均衡合理的膳食能够让孩子的骨骼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喜爱运动的孩子骨骼发育也会更好,另外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体内一些酶的作用也会使骨骼的生成趋于活跃。
本期就来了解一下影响孩子骨骼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吧。
1.钙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孩子挑食偏食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并且不良的饮食结构往往会导致孩子缺钙。在孩子骨骼完全发育成熟之前,对钙的需求量是在不断增加的,钙的良好吸收有利于骨的生长,对加强骨的强度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希望家长注意改善孩子饮食结构,注重钙吸收。
钙的吸收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会和磷互相影响和牵制,钙和磷的理想比例大约是1:1,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钙磷比例失调,但是如果摄入过多含磷高的食物,会影响钙吸收以及骨骼发育。此外,维生素D、激素、运动、体内的酸碱环境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2.维生素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在众多维生素中,与骨骼成长紧密相关的是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等3种。
维生素D主要的两种形式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人体内多以维生素D3形式存在。它的作用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肾脏对钙、磷的排泄,因此促进新骨形成、钙化,不断更新骨盐。
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可直接从食物中获取,在体内可促进成骨细胞功能活跃。
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形成及骨的形成。
3.激素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孩子的生长与激素密切相关,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等。其中甲状旁腺激素主要作用是升高血钙,降低血磷,促进骨吸收,对骨的重建有重要作用;降钙素的作用是直接抑制骨的吸收,促进成骨。
4.运动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在补充营养的同时,每天适当地增加孩子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量,可以帮助骨骼得到充分锻炼,从而保持其健康发展。所有类型的运动都有益于骨骼健康,适量的运动能帮助人体更好的吸收钙质。建议每星期最少应保证两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
在孩子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均衡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多运动,多休息,关注孩子骨骼的发育情况,定期监测,让孩子茁壮成长。
参考资料
[1]梅海波,谢鑑辉主编.儿童骨骼的保养[M].2010
[2]郭邵屏主编.儿童骨骼成长指南[M].2005
[3]刘晓平,郭秀霞主编,让孩子健康成长[M]2010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