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积极的养育方式可以降低儿童患肥胖症的风险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它的存在,总会提醒人们有多久没读书了,或者该读书了。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读书并不需要提醒,而是一种习惯。记者采访了4位读者,一起来听听他们的阅读故事。
每天都是读书日
90后的王欣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平时工作很忙,空闲时间,她大多用来读书。昆明大大小小的书店,都留下过她的身影。“我最喜欢的还是东方书店,很有文化底蕴。”每到周末,王欣都会来东方书店,点上一杯咖啡,坐一个下午。
东方书店
“其实对我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王欣告诉记者,每天至少一小时的阅读习惯,她已经保持3年了。“工作日的时候,就利用通勤时间在地铁上用电子书读,周末或者节假日就去书店读。”
“我读书不快,基本一个月读3本左右,文学类的小说比较多,其次是历史和社科类书籍。喜欢的作家有很多,很难选出之一。喜欢的书在电子设备上看完,还会再买一本纸质书珍藏,也算是偶尔给自己的小礼物。”王欣笑着说,自己家里堆了很多纸质书,有时候纸质书在家就是一个装饰品,一件家具,让整个家更有读书的氛围。
王欣喜欢玩豆瓣,每读完一本书,都会在豆瓣进行标记,至今为止,她已经标记“读完”200多本书了。在豆瓣里,她喜欢看一个叫“现实中让你感受最为深刻的阅读场景”的话题,“看在不同的场景中阅读的人,也能激励自己更投入阅读。”
在豆瓣,王欣结识了很多同样爱看书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组织读书交流会,各自分享近期的读书心得。
女儿是我最好的书友
一到周末,家住五华区的李敏都会带着自己三年级的女儿到新华书店。
“我女儿在家里看不进去,一到书店就很认真,可能是环境的影响吧。所以,一有时间我们就会来书店,昆明的书店很多,也有很多都开设了儿童专区,条件非常好。”李敏说,女儿是自己最好的书友。
李敏从来不干涉女儿选择的读物,和女儿一到书店,就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看起书来,直到晚饭时间一起回家。
比起女儿如今的阅读条件,李敏很感慨,“我小时候在农村,读物十分匮乏。我们老师的女儿和我在一个班,她有好多童话书,那个时候我就经常借她的来看,老师知道后,还送了我一本《格林童话》,这本书现在还在我家里,是我拥有的第一本课外图书。”李敏说,直到上大学,自己才能勉强实现“买书自由”。
“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我总要买很多书,读书日不如叫‘买书日’。”李敏认为,这是为了弥补童年的报复性消费。“我看的书很杂,也没什么目的性,几乎来者不拒。有时候觉得生活太苦了,没滋味,就想看点言情小说,寻找一丝甜味滋润生活。”
活到老,学到老
在云南省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内,每天都有几位耄耋老人不约而至,89岁的田奎祥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见到田奎祥的时候,他正在认真摘抄报纸上的文字,丝毫没有察觉到记者的到来。由于图书馆内需要保持安静,且田奎祥有听力障碍,记者和他进行了文字交流。田奎祥在纸上写道,我名田奎祥,89岁,自1994年退休后一直阅览报上新闻,这样才感到充实……
田祥奎和记者的对话“笔记”
田奎祥喜欢把在报纸上看到的有意思的内容摘抄到笔记本上,随时翻阅。“我最喜欢看《参政消息》和《环球报》,三天不看就像失明了一样。”田奎祥说,自己现在年纪大了,不能整天闷在家里。只有多读书,才有重新认识社会的途径,才能打开自己,和社会有连接。“只要眼睛还能看得见,我都会继续读下去。”他补充道。
田奎祥正摘抄内容到笔记本上
和田祥奎一样,85岁的陈家信每天都来阅览室,一坐就是一上午。
“我是云南省图书馆的老读者了,从我学生时代就喜欢来图书馆,到现在已经快70年了。”陈家信温和内敛,喜欢坐在靠墙的第一个位置。
谈及阅读范围,陈家信告诉记者,自己是学工科的,曾经只读专业书,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也开始看一些健康类和时政类的报刊了。最喜欢看的还是新能源方面的报道,因为以前的工作原因,现在很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尽量不让自己的知识老化,“活到老,学到老。”陈家信说。
“现在年轻人都不怎么看书了,在图书馆的孩子们大多也都是为了考试。”陈家信希望能在世界读书日呼吁年轻人,少一些功利性读书,多一些专业素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书店的书籍推荐
记者手记>>>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接收信息的渠道日渐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还值得坚持吗?当我听到受访者们在各种阅读场景中的故事时,这个问题便有了答案。
宋代诗人黄庭坚曾言,“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读书的意义并不止在于习得立足于社会之本,更是让我们能够认清自己、反思自己、沉淀自己。
人间四月芳菲尽,正是读书好时节。如果想在喧闹的城市找到一个宁静的地方,那就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吧,点上一杯咖啡,捧起一本好书,在这个为读书而生的节日里,开始阅读吧。
掌上春城记者:朱黎虹
实习记者:缪沛芫
责编:沙兰梅
编审:杨艳
终审:周建军
相关报道>>>
在书籍中读懂城市,这份和昆明有关的书单请查收→
世界读书日专访丨“出圈”教师张秋子:阅读文学是人感知力的回归
世界读书日专访丨云南文学出版人:渡过语言之海的一叶扁舟
“奋进新征程 阅读再出发” 2022春城文化节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到目前为止细胞和基因治疗公司在2021年看到超过$13.6B
2022-12-22 -
新研究表明对心脏最有益的早餐习惯
2022-12-22 -
研究人员对乳房重建结果的看法存在差异
2022-12-22 -
SLFN11 在蛋白质稳态中的监测作用
2022-12-22 -
2022年1月18日整理发布:养脑护脑的八大攻略
2022-12-22 -
7种神奇的草药 可增加快乐荷尔蒙
2022-12-22 -
PSA筛查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
2022-12-22 -
与肝癌有关的合成永久化学物质
2022-12-22 -
早起限时进食对减肥更有效
2022-12-22 -
新的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检测染色体异常的时间和成本
2022-12-22